近日,云南省普洱市鎮沅縣勐大鎮遭遇強降水,鎮、村、組三級應急廣播同步播報險情,24名村黨組織書記緊急聯絡各村民小組組長,村組微信群信息10分鐘全覆蓋直達。黨組織積極統籌,黨員和鎮村干部蹚水入村,成功轉移危險區域的群眾。
地處滇西南的普洱市,季風暴雨頻襲,泥石流、地震等自然災害頻發。2021年以來,普洱市委組織部制發工作指引,通過組建應急隊伍、建立聯合應急救災機制、妥善做好災后重建,筑起守護群眾生命安全的“紅色堤壩”。
普洱市將功夫下在平時,編制并動態修訂應急預案,組建綜合應急救援隊和黨員先鋒隊、突擊隊,鄉鎮(街道)和村(社區)黨組織每年至少組織1次綜合演練,高風險地區加強災害自救、轉移避險等專項演練,依法依規開展巡查巡護、隱患排查等工作,織密預防自然災害的防護網。
建立聯合應急救災機制,明確防汛、地震、森林火災的應急處置流程,依托地震災害“123”快速響應機制、防汛“1262”預警叫應機制等經驗做法,推動黨組織跨域聯建共建、聯合預警、聯動“叫應”。鄉鎮(街道)黨政主要負責人接到預報信息后,第一時間電話通知受暴雨影響區域的村(社區)黨組織負責人以及防汛包保責任人。基層黨組織高效統籌協調各方力量,形成“黨組織引領、多部門協同、黨員帶頭沖鋒、全社會參與”的應急救災“一盤棋”格局。
聚力災后重建,普洱市各級基層黨組織和黨員采取就地安置與異地安置、集中安置與分散安置等方式,對受災人員進行過渡性安置。落實“八包八保”責任,黨員干部劃片包保到每一戶受災群眾,做到全覆蓋,妥善應急收尾。鄉鎮(街道)、村(社區)、村(居)民小組三級黨組織強化對恢復重建工作的直接領導,及時化解矛盾糾紛,開展災后重建工作。(通訊員 潘學燕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