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振興鏈組”是天津市北辰區以“強基賦能”工程為抓手,創新打造的抓黨建促鄉村振興工作品牌,在分類別分領域搭建起7條鏈組基礎上,通過將黨組織建立在“鏈”上,資源匯聚在“鏈”上,作用發揮在“鏈”上,切實將黨的政治優勢、組織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、治理優勢,不斷繪就鄉村振興新畫卷。近日,記者就此專訪了北辰區委常委、區委組織部部長郭海。
記者:郭部長您好,“振興鏈組”作為深入推進抓黨建促鄉村振興的創新舉措,創建背景和主要內容是什么樣的呢?
郭海:推進抓黨建促鄉村振興工作,需要找到符合農村發展實際需求、能夠給基層干部賦能的載體抓手,這也是北辰區創新“振興鏈組”品牌的初衷。從實踐維度看,北辰農村有著“半城半鄉”的特點,121個村中具有村莊形態的還有44個,呈現“中間城區、兩頭鄉村”格局,是典型的“都市里的鄉村、鄉村里的都市”;從發展維度看,鄉村振興全面推進行動是天津市高質量發展“十項行動”之一,要推動形成一批具有示范引領作用的典型經驗和模式。這都要求我們,必須切實發揮引領保障作用,著力打造具有北辰特點特色的抓黨建促鄉村振興工作樣板。
為此,我們搭建“振興鏈組”黨建品牌,旨在通過做優組織領導、做強組織聯動、做實組織支撐,主動凝聚、有機整合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各類資源主體,串聯搭建農業農村發展的產業鏈條,通過建“鏈”強“組”,最大程度調動鏈上資源力量,實現區、鎮、村和各類主體之間的有機貫通,全力打通政策、資源、地域壁壘,培育打造抓黨建促鄉村振興北辰“土特產”。
記者:“振興鏈組”是如何賦能鄉村振興的?
郭海:我們摸排梳理了全區360個資源主體,調研形成了121個村資源清單、需求清單,并根據全區鄉村振興工作實際,由農業、文旅、社會工作、人社、團委等區級部門牽頭負責的規模化種養殖、一二三產融合、“紅色+文化”、吃住游購娛、村企聯手、村融民和、人才匯聚等7條特色產業鏈,成立鏈組黨支部,構建起聯動發展格局。
在延鏈上,拉長對企服務半徑,結合區委開展的“三問三解”助企服務活動,建立黨員突擊隊、黨員示范崗,主動做好農業企業問題收集、工作調度,以優質營商環境打通村企合作瓶頸堵點,最大限度想辦法、優服務、增效益。在補鏈上,積極探索“黨支部+電商”工作模式,緊跟農村電商快速發展趨勢,在產業強村、鄉村振興重點村、資源稟賦相對不足的村,分類打造“村書記助農”直播間,探索打造“大村帶小村”農產品經營模式,通過“小村”產“大村”銷、村民產集體銷,真正實現農戶集體齊增收。在強鏈上,強化組織保障力度,建強鎮村基層干部隊伍“筋骨”,選優配強鎮領導班子,擇優選派14名駐村第一書記,常態化整頓12個軟弱渙散村黨組織,明確抓黨建促鄉村振興14項重點任務、35條具體措施,做到目標、任務、措施、責任、完成時限“五個明確”。
記者:“振興鏈組”實施以來,取得了哪些顯著成效?
郭海:一方面,我們放大資源效益,夯實振興“驅動力”。針對360余個“鏈上”主體資源,我們逐個分析市場環境、優化資源布局、打開發展視野、更新營銷手段。雙口鎮依托全國紅色美麗村莊試點建設,深入挖掘安幸生烈士紅色革命資源,積極爭取中央彩票公益金項目,建成并運營中河頭村紅色教育中心、中共西北鄉農民支部舊址等一批紅色教育陣地,累計接待參觀培訓4萬余人次。
另一方面,我們走出特色道路,提升振興“競爭力”。在推進過程中,堅持突出地域特點,體現鎮村特色,打造出一批被廣大消費者認可、能形成競爭優勢的特色項目。大張莊鎮田莊村通過黨組織領辦合作社方式,整合閑置土地資源,打造“北辰北”農趣營地,利用千畝油菜花海優勢為村集體帶來100余萬元收益;青光鎮韓家墅村打造墅外桃源、農業科普園等一批農文旅項目,全力打好“產業發展”和“文化傳承”兩張好牌,村集體可支配收入連續5年超億元。
同時,我們凝聚了融合優勢,增強振興“支撐力”。讓各類主體成龍配套、成鏈成群,讓各類資源集聚在“鏈上”、作用發揮在“鏈上”,形成產業、產能、效果。雙街鎮依托雙街農業產業園,積極整合資金、項目、土地、勞動力資源,推動農村電商與鄉村特色產業、文化資源深度融合,吸引直播電商平臺、專業服務機構入駐指導,年集體收入預期超億元。各鎮還大力推廣“龍頭企業+合作社+農戶”合作方式,培育出國家級農民合作社1家、市級示范社7家、市級示范家庭農場8家,引領帶動全區農業邁向高質量發展。
記者:在前期經驗成效基礎上,北辰區在深化“振興鏈組”方面有哪些打算?
郭海:2024年,通過“鏈組”建設,抓黨建促鄉村振興工作形成了“常聯動、齊發力”的共識,明確了“該干什么,從哪干起”;2025年,我們要重點在“該怎么干、干成什么”上發力,在深化“振興鏈組”品牌上做到“一鏈干成一件實事”,積極發揮“區級賦能、鎮級能動、村級進位”效能,圍繞“土”字發力,升級釋放“黨支部+電商”成果成效,全面整合北辰農業產業鏈“人、貨、場”,搭建區級農村電商產業鏈聯盟,成立產業鏈黨委,營造“辰農共富”的多元電商生態;聚焦“特”字用力,深化抱團發展、以強帶弱的“大村帶小村”制度機制,創新探索跨村域、跨鎮域組建“聯村黨委”,打造5條具有北辰特色的紅色精品旅游產品線路;瞄準“產”字加力,強化黨組織領辦農業專業合作社建設,用好“百企聯百村”載體,梳理形成村企供需要素清單,培育一批村民受益、企業需要的“共富工坊”“共享直播間”,通過鏈鏈相扣、鏈鏈發力,實現鏈組內和鏈組間的良性化學反應,全力培育一批北辰鄉村振興“土特產”。